“2015创新·知识产权强国论坛”论文集(一):武汉市知识产权智库建设的现状与对策思考
- 发布时间:2015-11-24
- 发布者:武汉知识产权研究会
武汉市知识产权智库建设的现状与对策思考
黄璐1,刘哲1,丁科2,许勇[1]*
(1.人福医药集团股份公司;2.武汉市科学技术局(市知识产权局))
李克强总理在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38次提到“创新”,更首次提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理念。我国促进经济稳定发展,必须满足国际市场对产品质量、技术含量日益增加的要求,提升创新技术、“智造”创新产品。知识产权作为创新驱动发展的外延,也逐渐上升到了国家战略高度。知识产权保护是以法律为依托,对创新的理念和创新的产品进行有效保护的重要举措。例如在生物医药领域,每一个重磅炸弹级新药的推出,都代表着有一张严密的药物专利保护网络在默默守护创造者的智慧结晶,创新者通过不断推陈出新、持续技术创新与知识产权布局,便可牢牢把握市场主动权[1]。如果没有知识产权保护,则知识创造的成果只会被廉价复制,创造带来的合理经济效益也会迅速被仿制品瓜分。
在国家政策、市场环境和经济社会效益的三重驱动下,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等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快速提高,我国知识产权事业进入蓬勃发展阶段,发明专利申请量已连续4年位居世界第1,湖北省发明专利拥有量排名全国第8(截至2014年底共1.8825万件)。武汉是助推湖北科技创新与知识产权事业发展的重要城市,近年来也大量吸引了海内外各类型的科技创新及创业人才,2014年武汉市发明专利申请数量在全国15个副省级和计划单列市中排第10位,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为14.5件[2]。为进一步实施我市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建设国家创新中心,提升以企业为技术创新主体的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能力,满足全市对知识产权人才的日益增长需求,加强武汉市知识产权智库(IP Brain Tank)建设尤为重要,也十分紧迫。
一、武汉市知识产权智库资源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武汉市科技局(市知识产权局)通过加强知识产权人才工作制度的顶层设计和梯队建设,已在全市形成了多层次、宽领域的知识产权人才资源与人才队伍。目前湖北省有来自于行政管理与执法、高校与科研院所、企业、知识产权服务业等从事知识产权工作的高端人才共48名,这些专家学者均由国家知识产权局评出,均来自于武汉市,分别为:国家知识产权专家咨询委员会1人、国家知识产权专家库16人、全国知识产权领军人才10人、百千万知识产权人才工程百名高层次人才14人、全国专利信息领军人才4人、全国专利信息师资人才14人,还有由中国知识产权培训中心评出的全国知识产权高水平师资人才26人,由工信部评出的工业和信息化领域知识产权专家库1人,由武汉市评出的黄鹤英才专项知识产权人才10人,共计9种类型人才共85人,纳入武汉市知识产权高端人才分布分析范围,具体分布见图1。另外,本市还建立有武汉市知识产权专家库,已入库专家127人,其分布见图2。各个库的专家共160余人,纳入武汉市知识产权智库资源。
图1 武汉市知识产权高端人才分类与分布
图2 武汉市知识产权专家库分类与分布
从图1、图2所示的各类型知识产权人才涵盖面来看,有来自高校与科研机构多年从事知识产权顶层设计、知识产权制度创新与法律创新的专家学者,来自政府部门从事知识产权行政管理与执法的工作人员,来自知识产权服务业的专利代理律师、专利信息分析师、以及来自企业的知识产权一线工作者,说明我市知识产权智库建设已具备一定规模和软实力。特别是近年来在武汉市知识产权局的大力推动和支持下,武汉市的知识产权智库人才已逐渐开始在各自专业领域上提供专家服务,如积极承担国家知识产权局软科学课题研究、提供专业及维权援助咨询服务、专利价值评估、产业专利分析与预警、重点产业专利导航、知识产权司法鉴定与侵权判定、知识产权人才评价、推动我市多项知识产权政策顺利出台等,以上这些对提升我市科技与知识产权的整体质量、推进我市知识产权事业发展发挥着重要的带头作用。
与此同时,笔者粗略统计了截至2014年底我国发明专利拥有量排名前四位的省市(北京、上海、广东、江苏)的国家知识产权专家咨询委员会、国家知识产权专家库、全国知识产权领军人才、百千万知识产权人才工程百名高层次人才、全国专利信息领军人才以及师资人才情况,结果见表1。北京、上海、广东、江苏与湖北的各类型、各类别人才分布对比见图3。
表1 北京、上海、广东、江苏四省市的各类型知识产权高端人才情况统计
类型
省市 类别 | 知识产权专家咨询委员会 | 国家知识产权专家库 | 全国知识产权领军人才 | 百千万知识产权人才 | 全国专利信息领军人才 | 全国专利信息师资人才 | |
北京 / 上海 / 广东 / 江苏 | 高校及科研机构 | 14 / 3 / 0 / 0 | 19 / 10 / 4 / 9 | 10 / 8 / 4 / 6 | 4 / 7 / 6 / 7 | 2 / 4 / 3 / 0 | 0 / 5 / 7 / 4 |
知识产权服务业 | 2 / 0 / 0 / 0 | 35 / 2 / 4 / 1 | 31 / 3 / 2 / 1 | 10 / 2 / 11 / 4 | 20 / 4 / 2 / 3 | 25 / 7 / 10 / 9 | |
企业 | 1 / 0 / 1 / 0 | 15 / 2 / 9 / 2 | 15 / 2 / 12 / 2 | 7 / 4 / 9 / 0 | 5 / 0 / 6 / 0 | 8 / 1 / 7 / 0 | |
行政管理与执法 | 8 / 0 / 0 / 0 | 89 / 2 / 7 / 4 | 42 / 1 / 5 / 4 | 19 / 7 / 6 / 6 | 2 / 0 / 0 / 0 | 13 / 0 / 0 / 0 |
图3 北京、上海、广东、江苏与湖北的各类型、各类别人才分布对比图
从以上图1-图3所示、以及表1的统计数据,我们也看到了湖北与北京、上海、广东在知识产权高端人才方面的差距。当前,我市对知识产权智库的建设仍然存在一定的问题,具体表现如下:
1、武汉市智库专家人才构成呈现出“两头大、中间小”的局面,企业知识产权人才培养亟待提升
高校及科研机构是知识的创造源泉,知识产权人才较为集中。以市场竞争为主导的企业不仅是知识产权的创造者,更是知识产权的直接受益者,但反观企业的知识产权高端人才队伍,则出现较大缺口,在企业知识产权保护方面,有的企业可能会表现得力不从心。在图1所示的武汉市各类型库人才构成中,大都呈现出“两头大、中间小”的局面,即管理与执法类、高校及科研机构的知识产权人才所占比例较大(共计20人,占41%),而企业或知识产权服务业的人才占比较低,尤其是企业类知识产权人才寥寥无几(共计3人,占6%),武汉本土企业的知识产权人才培养亟待提升。在图2所示的武汉市知识产权专家库人才组成中,来自企业和知识产权中介服务业人员占比有所提高(占比分别为21%、28%)。北京是行政中心,政府部门集中,知识产权管理机构完善,知识产权服务业发展也较其他省更快,北京的知识产权人才富集度远高于其他省市,其次,北京的行政管理与执法类人才数量高于其他类型人才。广东省的企业知识产权人才相较于其他省市,占比更大,这个从以上各类型的人才构成比例即可见一斑(企业知识产权人才占比分别为100%、37.5%、52.2%、28.1%、54.5%、29.2%)。
2、目前智库专家管理分散,缺乏整体建库把握,不利于统一规划、管理与调动
目前有武汉市知识产权高端人才85人、武汉市知识产权专家库127人。这些来自不同工作领域、从事不同方向知识产权工作的专家是由不同评选机构根据各自的工作需要而推选出来的,机构改革后仍然散落在各个不同的部门。在智库运行实际的操作中,由于缺乏整体的建库把握,对专家的管理较为分散,目前也没有一个对智库人才规范的个人建档管理,因此对各专家的调配、规划也不能实现统一,不利于本地知识产权智库的大融合。
3、对知识产权专家的评定使用没有一个统一明确的标准
如何界定知识产权专家,哪些人才可以划归到知识产权专家库,当前并没有一个统一明确的行业或内在标准。在国家级知识产权智库中,知识产权专家并不仅仅局限于单一专业,而是把经济、文化、政治、法律、教育、国防、海关、企业、高校等不同领域、不同背景、不同专业的专家也纳入智库中。相比之下,武汉知识产权专家库的入库专家多活跃于政策法规领域。此外,武汉专家库中,工作于企业一线的理工科人才较少,而既有扎实专业技能,又有良好知识产权基础的复合型人才则更少,而这又恰好是武汉“智造”企业当前所急缺的。
二、对武汉市知识产权智库建设的对策思考
企业知识产权保护与技术研发有着密切关系,意味着知识产权工作者会直接与企业的核心技术甚至是秘密技术相接触。因而,企业需要知识产权人员有更高的研发技术背景,对创新能有更准确的技术解读,从而在申请专利保护、专利布局、专利组合、专利侵权诉讼与专利维权等方面,能及时作出专业的预警分析,在规避竞争对手保护圈的同时,为企业争取最大的利益。但是,相对于全市2304家规模以上的工业企业,武汉市共计160余位知识产权专家的数量,显然难以满足当前建设大武汉、服务大武汉的需求。由于武汉市企业知识产权保护意识的增强,企业对知识产权服务的需求为专利代理/律师事务所提供了广阔的市场,引得本地服务机构甚至是北京、广州等外来服务机构竞相追逐,让武汉逐渐成为知识产权服务业成长的沃土。因此,本文作者对进一步推动武汉市知识产权智库建设提出了几点对策思考,具体如下:
1、形成有效的联动机制,促进知识产权智库人才的校企对接,让智库更“接地气”
经济全球化是当今世界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而经济全球化必然带来知识产权保护的问题[3]。当外资企业、合资企业纷纷将高新技术引入中国,本土企业在这种竞争中也应积极面对、持续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技术与产品,以维护企业的核心技术。目前以“武汉光谷”为中心的高新技术产业集群覆盖光电子信息、生物工程与新医药、能源环保、机电一体化、新材料等优势产业。其中,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龙头企业发展势头强劲,也建立了自己的知识产权保护机制,但总体来看,武汉高新技术企业还是存在数量多、规模小、知识产权保护弱的短板。这其中,有企业自身知识产权保护意识薄弱的原因,也有企业与相关领域智库专家对接不力的原因。我们希望在现有的武汉市160余名知识产权专家库中,形成有效的联动机制,促进知识产权智库人才的校企对接。如通过政府部门的牵头协调,通过有效的项目合作,在企校间建立起良好的合作研究开发机制,培育建设企业良好的合作心态[4]。然后破除行业障碍,在不同行业不同领域中,请相关知识产权专家进企业,切实解决企业在研发、管理运营中的知识产权运用和保护问题。企业还可以采用特聘形式,聘请智库中专家以大课堂培训、点对点指导或咨询解答的方式,以让智库更“接地气”,更好地服务于地方经济。此外,智库专家还可以帮助企业从项目引进、人才引进、知识产权价值价值、知识产权风险等方面,为企业的外来项目引进、高端人才引进与管理等提供决策参考。
2、充分发挥智库人才的社会作用、积极参与政府项目评审
政府项目评审,是智力密集型行业,评审结果的优劣与参评人员的知识、经验和责任感密切相关。武汉本土的知识产权智库专家,对武汉经济社会发展状况更为关注和了解,在推进武汉经贸、文化、科技发展方面的经验丰富。引进武汉的知识产权智库人才参与科技重大项目评议,能让智库专家立足武汉本地科技创新的发展趋势,从技术发展态势、研发活动风险、成果转化价值、专利价值评估等多方面进行知识产权方面的评议分析,为科技项目立项提供决策参考,以提高政府项目决策的规范性和科学性。
3、以政府主导或政府支持,促进智库人才承担政府公共课题
智库的主要功能是通过政策的咨询过程,影响舆论和公共政策[5]。让智库专家承担更多课题,与建立智库的初衷是不谋而合的。智库以人为基本知识载体,不同个体知识背景、擅长领域、学历、工作或研究经历以及年龄结构的互补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智库的创造性。知识产权智库中,有工作在一线中的企业技术骨干,有走在学术前沿的科研带头人,还有知悉本领域战略决策的行政管理类专家。在承担政府课题时,可以发挥各自学科优势,兼顾政策和技术,使课题质量得到极大提升。通过承担课题的方式,一方面,调动智库中的专家资源,发挥智库的智慧作用,另一方面,课题结果又可作为专利信息利用工程、专利导航工程,为当地政府所用、为企业所用,进一步促进本市的经济和技术发展。如2014年华中科技大学余翔教授主持了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信息前瞻性研究项目“专利信息在创新成果转移中的应用”。2014年武汉市知识产权局和武汉市科学学研究所共同承担了国家知识产权局软科学课题“专利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影响及政策差异研究”;2015年武汉市知识产权局与武汉科技大学共同承担国家知识产权局软科学研究项目“工业4.0的知识产权问题研究”。
4、促进不同领域智库互通
国际著名智库在用人方面采用的是学科知识与研究课题相结合的矩阵研究机制,将所有的研究人员按照他们所学知识的学科类别分组。在运作研究课题时,从按学科划分的各小组中抽调研究人员组成课题的研究队伍,进行跨学科综合性研究,从而形成一种矩阵结构,兼收了直线主管组织和横向协作组织的长处[6]。智库往往也是需要多学科专家共同协作的,武汉知识产权智库专家的专业组成与分布,虽然从技术领域来看,相关度并不大,但从知识产权的角度来看,在提升企业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协助企业构建知识产权战略规划、预警机制、解决企业存在的实际问题等方面有共通之处。例如2001年波音公司了邀请25名前苏联的TRIZ专家,对波音450名工程师进行了两星期培训加讨论,取得了767空中加油机研发的关键技术突破。跨领域智库专家的交流合作,一方面可以在学科门类上互补,共同承担大型课题,另一方面,这种人员之间的交流碰撞为智库带来大量的思想火花,甚至可以进一步扩大智库的社会影响力[5]。
5、进一步明确和细化知识产权智库入库标准,扩展专家库技术构成,保证智库人才的复合型和多样性
武汉市知识产权专家库人才多为知识产权、法律、或理工科相关领域人才,虽可以对具体问题提供专业的指导意见,有时却不能联合起来从宏观上把控本市知识产权事业发展方向,做出战略意义较高的指导。而现有的国家级知识产权人才库中,其专家的擅长领域不止局限于知识产权,还有经济、科技、教育、文化等领域,可以从多角度发挥在知识产权事业发展过程中的指导作用。因此,作者建议:第一,还需进一步明确和细化武汉的知识产权智库入库标准,不拘行业,不限领域,让所有能切实推动武汉知识产权事业建设的人才形成一股合力。第二,基于本市现有的专家库技术构成,在相关高校中设立知识产权第二学位及相关专业课程,积极在理工科高校及科研院所中,帮扶培养一大批既懂技术、又精法律、而且还会管理的全方位、多样性、复合型知识产权人才,参与到武汉市知识产权事业建设中,以适应日益增长的武汉市科技创新发展需求。
6、广东经验提示我们应培养更多企业知识产权人才
高校及科研机构虽然是知识的创造源泉,知识产权人才较为集中。但是,以市场竞争为主导的企业不仅是知识产权的创造者,更是知识产权的直接受益者。反观企业的知识产权高端人才队伍,则出现较大缺口,在企业知识产权保护方面,有的企业可能会表现得力不从心。而相比较之下,以制造和第三产业为主的经济大省广东,其制造业发展劲头强势,大型及高科技企业密集。截至2014年底,广东省以111878件中国发明专利拥有量排名首位。以华为、中兴、腾讯为代表的企业知识产权工作成绩突出,企业知识产权人才相较于其他省市,也占比更大。因此,广东经验提示我们,应着眼于本土企业,培养更多的企业知识产权人才。
7、构建智库互联网+平台,促进人才交流
时下热门的互联网+,同样可以为武汉知识产权智库建设带来启示。知识产权圈内的同行者大多在局部范围内,构建了自己的手机或电子在线交流平台,可以“微分享”、“微案例”等方式交流探讨工作中的各类问题,这种平台也应该对有志于从事知识产权行业的新人开放,以拉近知识产权智库专家与知识产权从业新人的距离,帮助这些新人逐步积累实践经验。武汉市知识产权智库,同样可以借助互联网+技术构建类似的交流平台。智库专家可以不定期地分享行业内的最新动态或就具体案例进行交流探讨,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保持并增强智库旺盛的思想活力。
8、应用大数据技术,加强智库建设,提升智库核心竞争力
全球化的背景孕育了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大数据和大数据分析已经成为当前和未来最重要的资源与工具。建议在知识产权智库建设过程中,也应充分运用大数据的信息,让智库更加注重前瞻性研究,把握现实全局和发展趋势,从而跳出“出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被动模式,实现智库的导向作用,提升智库核心竞争力。
当前我国正处在由知识产权大国向知识产权强国转变的关键时期,我们应该认真贯彻和落实申长雨局长关于要探索建设中国特色知识产权国家智库的精神,高度重视知识产权研究工作[7]。同时,我们也要积极建设有武汉特色的知识产权智库,努力为知识产权事业发展提供新理论、新观点、新思想、新举措,为建设大武汉、服务大武汉贡献出自己应有的力量。
参考文献:
[1] 钱丽娜, 张长春, 黄璐. 吉利德公司抗病毒药物及其专利分析[J]. 中国新药杂志, 2015, 24(18): 2041-2046, 2051.
[2] 武汉市科学技术局(市知识产权局). 2014年武汉市专利统计分析报告[EB/OL].(2015-06-16)[2015-09-16]. http://www.whst.gov.cn/zwgk/show/28514.aspx
[3] 黄璐, 李志东, 丁科, 等. 老挝知识产权保护研究[J]. 现代情报, 2013, 33(8): 79-83.
[4] 丁科, 黄璐, 宣炜. 武汉地区高校专利技术向本地企业转化的工作现状及发展对策分析[J]. 中国发明与专利, 2015, 3: 10-12.
[5] 安淑新. 国外智库管理运行机制及对我国的启示[J]. 当代经济管理, 2011,33(5):88-92.
[6] 侯经川. 国外思想库的知识管理[J]. 科研管理, 2004, 25(6):23-27, 12.
[7] 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申长雨:要探索建设中国特色知识产权国家智库[EB/OL].(2014-05-09)[2015-09-20]. http://www.sipo.gov.cn/zscqgz/2014/201405/t20140509_946885.html
[作者简介] 黄璐(1982—),男,湖北黄冈人,高级工程师,执业药师,全国专利信息师资人才,百千万知识产权人才工程百名高层次人才,从事新药开发与医药知识产权工作,Phn:027-87172925,E-mail: huanglu@whu.edu.cn。
*[通讯作者] 许勇(1964—),男,湖北松滋人,博士,正高职高级工程师,湖北省“百人计划”入选者,从事新药开发与医药知识产权工作,Phn:027-87172925,E-mail: xuyong@renfu.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