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等奖:区域知识产权战略实施协同度测量及实证分析(金明浩)
- 发布时间:2015-09-17
- 发布者:武汉知识产权研究会
区域知识产权战略实施协同度测量及实证分析
——以武汉市专利战略为例
金明浩 张晗莉
武汉工程大学法商学院
摘要:2002年以来,我国开始大力推进“知识产权战略”,而经过近十年的发展,我国知识产权成就突出,但是,其发展过程中也出现了不均衡现象。本文针对区域知识产权战略实施的特点,构建区域知识产权战略实施的协同框架,以及有序度和协同度模型,结合武汉市专利战略的数据,计算得出武汉市知识产权战略实施的有序度和协同度。实证结果也表明,武汉市区域知识产权战略实施各个子系统都呈现有序化和协同化的发展趋势,武汉市应加强对于知识产权的运用,提高其知识产权战略实施的协同度。
关键字:区域知识产权战略;协同度;有序度;协同框架
1引言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国与国之间竞争的焦点和中心开始逐步从国家创新体系专项区域创新体系的竞争,而区域创新体系的重中之重则为区域知识产权战略的制定与实施。区域知识产权战略的实施不仅关系到区域创新体系的建设,还关系到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由于区域知识产权战略实施一个包含多个层次,主体复杂的统一系统,其发展过程中要求在主体和层次上等尽可能的达到一致和契合。为此对于区域知识产权战略实施协同进行相关的分析与研究,将有利于区域知识产权战略的有效实施,有利于区域创新能力的提高,进而提升高区域竞争能力。
国内外对于区域知识产权战略实施协同绩效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本世纪。Adam B. Jaffe 、Josh Lerner(2006)检视了美国专利系统造成专利质量普遍低下,运作成本高昂,阻碍创新的原因,提出可以用均衡的方式创造出处理专利商标局失误的司法协调系统[1]。吴国平(2005)针对泛珠江三角洲的实际情况,分析了知识产权合作的重点以及合作的依据和目标等[2]。韦铁、何明(2011)分析泛珠江三角洲建立区域知识产权战略合作的优势和制约因素,并提出了相关的构想[3]。莫守忠(2012)评估了区域知识产权战略实施的创新能力,构建了评价区域知识产权战略实施创新能力的指标体系和科学的方法[4]。宋伟、闫超(2010)认为区域知识产权的发展水平与其创新能力之间存在着耦合的关系,并用安徽三个地区的数据,构建模型进行了验证,认为区域知识产权的发展趋向有序化[5]。周莹、刘华(2010)提出知识产权公共政策协同运行模式的实现机制包括协同决策机制、协同信息机制和协同评价机制[6]。可以看出国内外对于区域知识产权战略协同的研究主要着重于其协同机制和协同运行模式的研究,更多的是一种理论上的分析。本文结合协同学的相关理论与知识,以武汉市的专利战略为例,从系统上、整体上对区域知识产权战略实施协同进行了量化的分析,对于武汉市实践专利战略,提高专利战略的效率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2 区域知识产权战略实施系统构建及协同框架
2.1区域知识产权战略实施系统
区域知识产权战略的实施主要是针对专利而来,包括专利的创造、保护和运用等。而没有专利技术的开发就没有专利的创造,专利技术是专利的起源。一项专利技术只有通过相关的申请程序才可能成为专利。而专利的申请程序是为了更好的保护专利和运用专利,实现专利的市场价值。而在系统理论层面上,区域专利的创造系统、区域专利的保护系统和区域专利的运用系统是一个整体系统。区域专利创造系统是区域知识产权战略的基础;区域专利的保护系统是区域知识产权战略实施的政策和法律保障;区域专利的运用系统是区域知识产权战略实施的核心,为专利的创造提供资金支持。
2.2区域知识产权战略实施的协同框架
在协同理论中,认为区域知识产权战略实施是一个大系统,其中包括若干个子系统,而这些子系统之间是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这样区域知识产权战略实施的效益不仅取决于各个子系统的表现,更多的取决于子系统之间的协同。笔者借鉴于丽艳、陈伟(2010)[7]的区域专利战略系统及其协同框架和方法,实证分析武汉市专利战略的协同状况。因此,我们将区域知识产权战略实施系统分为区域知识产权创造战略子系统,区域知识产权保护战略子系统和区域知识产权运用战略子系统。并且将子系统之间的协同程度量化为协同度和有序度,协同度和有序度越高,区域知识产权战略实施的协同越好,表明区域知识产权战略实施越有效。为此,假设区域知识产权战略实施的各个系统作为研究的序参量。图1给出了区域知识产权战略实施的协同框架。
图1 区域知识产权战略实施协同框架
3区域知识产权战略实施协同度模型构建
所谓协同度是衡量系统有序和发展一致性的程度的指标。通常用来体现系统内部各个方面发展的均衡性或者各个子系统之间发展的协调性。区域知识产权战略实施的协同度主要是指区域专利创造、专利保护和专利运用的战略的均衡程度和发展的有序程度。这一指标能较好地体现知识产权战略实施的效果,对于相关政府部门改进知识产权战略具有借鉴意义。
3.1区域知识产权战略实施子系统有序度模型构建
假定,;,为区域知识产权战略实施中的创造子系统的有序参量中的一个变量。一般而言,将有序度分为两种类型,一是的取值越大,系统之间的协同行为越有序;二是取值越大,系统之间的协同行为越倾向于无序。因此有如下定义:
定义1:用公式(1)来计算区域专利创造战略实施的系统的有序度参量的变量的有序度:
(1)
从公式(1)可以看出:。取值越大,表明变量对该子系统的贡献越大。而同样通过对的计算,也可以计算得出有序参量变量对创造战略子系统有序度的总贡献的大小。在实际计算中,通常通过几何平均或者线性加权求和两种方法来计算,即
(2)
或,, (3)
>定义2:我们用公式(2)或(3)来计算整个子系统,即区域专利创造战略实施子系统的有序化程度。可以看出,,取值越大,表明该子系统的战略实施协同行为越有序,反之亦然。同理,假定其中,,为区域知识产权战略实施中专利保护子系统的有序参数量中的一个变量。可得。而相应的假定,其中,,为区域知识产权战略实施中的专利运用子系统的有序参数量中的一个变量,可得。
3.2区域知识产权战略实施协同度模型构建
定义3::设在初始时刻t0时,区域知识产权战略实施的各个子系统的有序度分别为,,,而当整个系统发展到t1时刻时,相应的各个子系统的有序度发展为,,。当且仅当,,同时成立,则称区域知识产权战略实施的创造—保护—运用系统在t0到t1时期内协同发展。由于有序度有两种计算方法,为此协同度模型也可以通过两种方法进行构建,协同度模型为:
当有序度采用几何平均法计算时,协同度的模型公式为:
(4)
当有序度采用线性加权求和法计算时,协同度的模型公式为:
(5)
其中,
由以上的定义可知,为区域知识产权战略实施的协同度,其取值范围为,且越接近于1,区域知识产权战略实施的协同程度越大;反之,则协同度越小。而则反映在从初始时刻到演化时刻的时期内,各个子系统的有序度的变化,而所得的值则反映变化幅度,体现各个子系统有序和协同发展的要求。整个系统的协同发展要求各个子系统协同有序的发展,如果区域专利创造战略子系统的有序度有所提高,而其他子系统的有序度上升较少甚至下降,整个系统的有序度和协同度仍然有待提高,其的取值为。这一定义在有序度的基础上,加入时间因素,有利于分析区域知识产权战略实施的有序协同发展的趋势,有利于对区域知识产权战略协同实施进行动态的的分析。
4区域实施产权战略实施协同度实证结果分析
4.1武汉市专利战略实施子系统有序度
本文选取武汉市专利创造、专利保护和专利运用战略的数据作为武汉市专利战略子系统(见表1、表2和表3)。表中数据来源于2007-2013年湖北省知识产权局专利统计简报、湖北省统计年鉴和武汉市中院提供的数据,以及网络上的相关数据。
表1 武汉市专利创造战略子系列序参量
年份 | 专利申请量(件) | 专利授权量(件) | 发明专利申请量(件) | 发明专利授权量(件) | R&D经费支出占GDP比重(%) | R&D经费支出(亿元) | 专利资助额度(万元)/年 |
2007 | 9014 | 4044 | 2425 | 762 | 2.15 | 67.54 | 370 |
2008 | 11270 | 5329 | 2905 | 986 | 2.3 | 91.08 | 420 |
2009 | 14600 | 6855 | 3927 | 1263 | 2.35 | 118.26 | 453 |
2010 | 15045 | 10165 | 4660 | 1731 | 2.58 | 142.31 | 528 |
2011 | 21876 | 11588 | 6358 | 2586 | 2.59 | 175 | 682 |
2012 | 24105 | 13689 | 9735 | 3171 | 2.66 | 212.9 | 900 |
表2 武汉市专利运用战略子系统序参量
年份 | 高技术产业总产值(亿元) | 技术市场合同成交数(件) | 技术市场合同成交金额(亿元) | 知识产权代理机构(或人)数 |
2007 | 1380.12 | 7905 | 50.43 | 8 |
2008 | 1734.1 | 6155 | 59.51 | 10 |
2009 | 2055 | 4775 | 74.04 | 10 |
2010 | 2564.63 | 6069 | 88.87 | 11 |
2011 | 3448.9 | 6393 | 107.51 | 12 |
2012 | 4556 | 6501 | 169.69 | 20 |
表3 武汉市专利保护战略子系统序参量
年份 | 专利侵权案件受理数(件) | 专利侵权案件结案数(件) | 法院专利案件涉收案数(件) | 法院专利案件涉结案数(件) | 查处假冒专利案件数(件) |
2007 | 27 | 20 | 68 | 60 | 23 |
2008 | 21 | 21 | 43 | 35 | 32 |
2009 | 9 | 19 | 51 | 46 | 2 |
2010 | 24 | 20 | 29 | 27 | 30 |
2011 | 5 | 11 | 118 | 120 | 31 |
2012 | 50 | 82 | 188 | 188 | 50 |
由于计算过程中三个子战略系统具有一致性,为此本文仅详细给出武汉市专利保护战略实施子系统的计算过程。而考虑到各个指标数据之间和指标单位的差距,首先对原始数据进行标准化计算,本文采用的是均值—标准差方法,得到无量化的数据。另一方面,考虑到每一指标对整个子系统有序参数量的影响不同,为此,有必要在进行计算之前对指标进行权重赋值。对于指标权重的计算,通常有专家打分法,相关矩阵赋权法、降维赋值法,熵值权重法等方法。其中,相关矩阵赋权法具有客观性,在指标关系基础之上给出各个指标的权重,较为科学,本文就采用这一方法对武汉市专利保护战略子系统序参量表中的五个指标进行权重计算,结果见表4。最后本文选择线性加权平均的方法计算子系统的有序度,即根据公式(3)计算武汉市专利子系统的有序度,得出专利保护战略实施对于整个武汉市知识产权战略实施的协同的贡献,得出各个指标在知识产权战略实施过程中所起的作用。
表4武汉市专利保护战略子系统指标权重
0.0774 | 0.1021 | 0.2021 | 0.2666 | 0.3518 |
依据公式(1)和(3)计算得出武汉市专利保护战略实施的有序度,见表5。
表5 武汉市专利保护战略子系统有序度
年份 | 有序度 | 增速/% | |||||
2007 | 0.0000 | 0.8732 | 0.7547 | 0.7950 | 0.5625 | 0.6515 | |
2008 | 0.5111 | 0.8592 | 0.9119 | 0.9503 | 0.3750 | 0.6969 | 6.96 |
2009 | 0.6444 | 0.8873 | 0.8616 | 0.8820 | 1.0000 | 0.9016 | 29.37 |
2010 | 0.9111 | 0.8732 | 1.0000 | 1.0000 | 0.4167 | 0.7749 | -14.04 |
2011 | 0.5778 | 1.0000 | 0.4403 | 0.4224 | 0.3958 | 0.4876 | -37.07 |
2012 | 1.0000 | 0.0000 | 0.0000 | 0.0000 | 0.0000 | 0.0774 | -84.13 |
由表5可知:2007-2012年间,武汉市专利保护战略实施波动性较大,变化起伏较大。在2010年前有序度提高幅度较大,2008年有序度从0.6515增加到2009年的0.9016,增幅达到38.38%。但是2010年来增幅开始逐年减少,从2010年的0.7749减少到2012年的0.0774。这表明,2007年以来,随着武汉市知识产权和法律维权意识的普及,企业和个人通过司法程序来维护自己的知识产权意识提高,武汉市整体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加大。但仍旧注重武汉市知识产权保护战略实施中的不稳定因素,还需协调武汉市知识产权保护战略实施过程中的各个方面,实现有序化发展。运用公式(1)和(3)计算得出武汉专利创造有序度和专利运用有序度(见表6和表7)。
表6 武汉市专利创造战略子系统有序度
年份 | 有序度 | 增速% | |||||||
2007 | 0.0000 | 0.0000 | 0.0000 | 0.0000 | 0.0000 | 0.0000 | 0.0000 | 0.0000 | - |
2008 | 0.0066 | 0.0072 | 0.0043 | 0.0074 | 0.0629 | 0.0422 | 0.0266 | 0.1572 | - |
2009 | 0.0163 | 0.0157 | 0.0135 | 0.0166 | 0.0838 | 0.0909 | 0.0442 | 0.2811 | 78.80 |
2010 | 0.0176 | 0.0341 | 0.0201 | 0.0322 | 0.1802 | 0.1340 | 0.0841 | 0.5024 | 78.74 |
2011 | 0.0376 | 0.0421 | 0.0353 | 0.0605 | 0.1844 | 0.1926 | 0.1661 | 0.7187 | 43.06 |
2012 | 0.0441 | 0.0538 | 0.0656 | 0.0799 | 0.2137 | 0.2606 | 0.2822 | 1.0000 | 39.14 |
从表6可以看出,武汉市专利创造战略子系统有序度呈现大幅增长的态势,有序度从2007年的0增长到2012年的1。专利技术的开发与创造需要各方面的投入,主要是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投入。其中财力的投入是专利开发的首要条件,任何一项新技术的发明创造,没有财力的支撑是无法实现的。而对应的专利申请量和专利授权量则是专利创造战略最为直接的结果表现,最能体现武汉市知识产权的水平。近年来,特别是2011年开始实施新的《武汉市知识产权战略纲要(2011-2020)》来,武汉市专利产出和专利投入都大幅增加,特别是专利资助和R&D费用的增长,可以看出武汉市政府对于知识产权和科技创新的重视,而对专利的财政支持的加大也极大地推动了武汉市专利创造的内部有序发展。
表7 武汉市专利运用战略子系统有序度
年份 | 有序度 | 增速% | ||||
2007 | 0.0000 | 0.1770 | 0.0000 | 0.0000 | 0.1770 | |
2008 | 0.0073 | 0.0780 | 0.0191 | 0.0845 | 0.1889 | 6.75 |
2009 | 0.0139 | 0.0000 | 0.0495 | 0.0845 | 0.1480 | -21.66 |
2010 | 0.0244 | 0.0732 | 0.0807 | 0.1268 | 0.3051 | 106.12 |
2011 | 0.0427 | 0.0915 | 0.1198 | 0.1691 | 0.4230 | 38.66 |
2012 | 0.0655 | 0.0976 | 0.2503 | 0.5073 | 0.9206 | 117.63 |
从表7可以看出,武汉市专利运用战略子系统有序度很不稳定,呈波浪式的浮动,2008年的增长率达到了6.75%,但是2009年陡然降到了负值,2010年陡升106.12%,2011年增速有下降到38.66个百分点,而2012年增速再次上升,达到117.63%。这反应出武汉市在知识产权服务业方面还较薄弱,专利代理等中介机构数量少,不太活跃。武汉市的高技术产业总产值、技术市场合同成交数、技术市场合同成交金额每年的增幅也不稳定。这是今后武汉市专利战略实施需要加强的地方。
4.2武汉市专利战略实施系统协同度
根据各个子系统的有序度结果,运用公式(4)计算得出武汉市专利战略实施的协同度,以及各个子系统之间的协同度(见图2)。武汉市专利创造—运用战略子系统协同度整体保持增长的态势,且一直为正。但是在2010年前后出现了小幅度波动。2010年达到小高峰,接近0.20。而2011年出现了下降到0.20以下,随后开始直线上升,2012年专利创造—运用战略子系统达到0。35以上,说明武汉市专利创造—运用战略子系统协同度虽然有所波动,但整体发展趋势良好。武汉市专利创造—保护战略子系统协同度平稳增长,且一直为正,表明武汉市专利创造与专利保护实现了协同有序的发展。武汉市专利保护—运用战略子系统呈现增长的趋势,在2011年之后上升幅度突然增大。说明专利保护—运用的协同正朝着有力和系统协调的方向发展。但是,武汉市专利创造—保护—运用战略子系统的协同度却从2008年一路下跌,甚至在2012年达到-0.40,说明武汉市专利创造—保护—运用没有实现协同发展。
图2 武汉市专利战略实施系统的协同度
5 结论
从以上实证分析,可以得出以下基本结论:
(1)区域知识产权战略实施整体是由区域专利创造、保护、运用实施战略三个子系统组成的,其中区域专利的创造是基础,专利的保护是保障,而专利的运用是关键。只有三个子系统的协调有序的发展,才能从整体上推动区域知识产权战略的实施,提高区域知识产权的水平和区域科技创新的能力。
(2)2007年以来,武汉市专利创造、保护战略子系统基本实现了有序和协同发展,而武汉市专利运用战略实施的有序化和协同化程度不高,导致了整体的武汉市知识产权战略实施的协同性不高,知识产权战略效果不显著,呈现波动性发展的趋势。鉴于此,下一阶段在武汉市知识产权战略实施过程中,武汉市专利管理部门应该着重解决专利运用的瓶颈问题,促进专利创造、保护、运用的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6]周莹,刘华.知识产权公共政策的协同运行模式研究[J].科学学研究,2010(3):351-356.
[5]宋伟,闫超.区域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与创新能力的耦合度分析[J].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46-52.
[4]莫守忠.论区域知识产权产业创新合作的制约因素与对策[J].湖南财经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34):5-8
[3]韦铁,何明.泛珠三角区域知识产权战略合作研究[J].广西社会科学,2011(11):109-112.
[2]吴国平.泛珠三角经济区知识产权合作若干问题[J].知识产权,2005(4): 29-33.
[1]Adam B .Jaffe, Josh Lerner. Innovation and it’s discontents: How our broken Patent System is Endangering innovation and progress and what to do about it [M].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2006
[7]于丽艳,陈伟.区域专利战略系统协同研究[J].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2010(11):1534-1539.